,欢迎光临!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精品故事 >> 曹雪芹与风筝谱

曹雪芹与风筝谱

2016-09-21 09:56:29 来源:精品故事网 浏览:180

曹雪芹有个邻居叫王景廉,是个旗人,行伍出身。一次骑马因马失前蹄,摔到水沟里断了腿,成了瘸子,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王景廉不能工作后,心里颇为烦躁,曹雪芹很同情他,就教他学写字和绘画,以此修身养性。

  曹雪芹为了写《红楼梦》,搬到西山去住后,两人仍有往来。有一年,王景廉的老父亲生病花了很多的钱,王景廉就到西山找曹雪芹借钱。曹雪芹生活也不富裕,想来想去找出一把镶了宝石的佩剑,换了些钱给他。王景廉拿着钱高高兴兴地往回走,曹雪芹送他时心里闷闷不乐,有些过意不去。他知道,王家一家老小靠这点钱,也仅够两稀一干就咸菜,勉强维持到领俸禄的日子。

  两人走出门来,曹雪芹听到隔壁篾匠家传出清脆的劈竹声,猛然眼睛一亮,连说:“有办法了,有办法了!”他叫住王景廉,说:“别走了,我教你一种谋生之路。”

  王景廉忙问是啥门路。

  “扎风筝。”曹雪芹兴奋地说。他告诉王景廉,扎风筝不仅能谋生,兴许还能过上小康的日子呢。于是曹雪芹向篾匠买了半根竹子,之后,又买了几张糊窗户用的纸,把王景廉留下来学扎风筝。

  曹雪芹从怎么劈竹条、怎么扎风筝架子到怎么安引线、怎么糊纸、绘画,手把手一一教起。当初王景廉为消磨时光向曹雪芹学写字和绘画,没想到现在倒派上了用场,虽然只能算二把刀,但对王景廉眼下的生计却大有好处。王景廉在曹雪芹家待了两天,学会了制作风筝的全套技术,之后便背着曹雪芹亲手扎绘的三只风筝:一只美人、一只蝴蝶、一只鹞鹰,以及已经扎好尚未裱糊绘画的风筝架子,一瘸一拐地回城里去了。

  在半路上,王景廉被一个识货的王府管家叫住,说愿出高价购买他的三只风筝。王景廉说:“卖当然是要卖的,不过不是现在,得等三五个月,等我把朋友曹雪芹绘制的风筝样子,学得七八成后才能出手。”王府管家非常大方,随手掏出一两银子作为订金,并说钱多钱少,以后再议。

  王景廉照猫画虎,按着曹雪芹绘制的风筝样式制作风筝,没想到在市场上很受欢迎,颇为畅销。这样一来,王家一下子解决了温饱问题。就在那年春节,王景廉雇了一头毛驴,把米、面、鹅、鸭、鱼、肉,驮了满满两大驮子,送到西山给曹雪芹过年。曹雪芹又画了几件风筝画谱供王景廉使用。

  以后逢年过节,王景廉都要雇毛驴给曹雪芹送吃的、穿的、用的东西,曹雪芹也挖空心思想方设法绘制新的风筝样式,供王景廉制作。

  几年之后,王景廉家生活就有了较大的改善,拆除原来破旧的房子,盖上了新的大瓦房,并请曹雪芹到家小住。曹雪芹在窗明几净的新房子里,翻看了几年来用大小纸张为王景廉绘制的风筝画稿,一时来了雅兴,便分门别类,统一大小,用宣纸重新彩绘,附以题诗,并加写序言,装订成册,命名为《南鹞北鸢考工志》。

  过了二三十年,王家后人因卖风筝发了家,购置田产,经营商业,此后就不再制作风筝了。一个姓金的王爷爱上了曹雪芹的《南鹞北鸢考工志》,常常借走欣赏。王家后人便来个顺水人情,将风筝谱赠送给王爷。金王爷没有白要,用两件皇上御赐的玉器作为回报。

  金王爷曾将《南鹞北鸢考工志》借给哈式风筝传人,也就是哈魁明的父亲参阅。哈家制作的风筝当时在北京已经自成一个流派,在绘画上浓墨重彩,富有装饰美,不同于更接近自然的曹雪芹画的风筝。

  因此,哈家只吸收了《考工志》的一些优点,采纳了自己未制作过的风筝样式,保留了哈式风筝的原有的流派特色。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苏ICP备120191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