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精品故事 >> 最高副统帅朱可夫

最高副统帅朱可夫

2016-10-31 13:00:47 来源:精品故事网 浏览:126

 

1945年5月8日午夜,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凯特尔元帅在柏林近郊的卡尔

  斯霍斯特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代表苏联最高统帅部接受德国投降的是格奥尔基·

  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元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授衔的苏联元帅中,朱可夫是

  年纪最轻、声誉最高的一位。他作为最高统帅斯大林的第一副手,参与或直接指挥

  了苏德战场的几乎所有决定性战役,为赢得战争胜利建立了卓越功勋。

  1896年12月2日,朱可夫出生在俄国卡卢加省斯特烈尔科夫卡村。父亲

  是一个穷鞋匠,母亲曾在一家农场干零活。父母的劳累,家境的贫寒,在朱可夫幼

  小的心灵上打下了很深的烙印。5岁那年,朱可夫上了小学。

  他的成绩很好。常常得到奖状。11岁时,因家贫无力继续供他升学,便到莫

  斯科跟做皮匠的舅舅当学徒。在五年艰辛的学徒期间,他从未放松过自学,后来他

  曾通过了市立中学的考试。当时他只想攒钱帮助父母养家糊口,从未想当一名军人,

  更没想过成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朱可夫应征入伍。

  1915年8月,他被分配到骑兵第5团。1916年春,他随部队开往乌克

  兰。不久,又调到著名的骑兵第10师第10团。部队开往前线仅两个月,朱可夫

  就获得了两枚圣乔治十字勋章。十月革命期间,朱可夫所在部队的士兵委员会,决

  定遣散士兵回家,他于1917年11月30日回到莫斯科。

  第二年2月,他决定参加赤卫队。但因患严重的斑疹伤寒而未能如愿。

  直到8月,他才到莫斯科第1师第4团报到。1919年9月,红军和白军在

  察里津附近展开激战。朱可夫的左腿和左肋被手榴弹的弹片炸伤,被送进医院。出

  院后不久,被任命为正式军官,派到莫斯科受训。

  在莫斯科,他得知原来的女友玛利娅已经与别人结婚,感情受到很大的打击。

  他竭力抑制自己内心的痛苦,潜心研究军事。几年后,朱可夫28岁时与亚列克山

  德拉结为伴侣,婚后他们生有两个女儿。

  国内战争结束后,朱可夫先后任骑兵连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以及军区

  副司令等职。他的勇敢精神和指挥才能受到了布琼尼、伏罗希洛夫和伏龙芝的重视,

  也受到了斯大林的注意。

  朱可夫担任骑兵团长的时候,就主张建立坦克兵团,反对按传统的办法将坦克

  分散配属给步兵,以发挥快速突击的作用。苏军组建第一批坦克部队时,总参谋部

  要选拔两名杰出的骑兵团长担任坦克团团长。斯大林确定的最后人选是:朱可夫和

  帕伏洛夫。朱可夫以极大的热情和上进心投入工作,以罕见的耐心和克制态度去做

  那些看来是细小的事情,并以讲究方法和深思熟虑的态度要求别人完成任务。朱可

  夫采取的原则是:“如果你不会干,我可以教给你,如果你不想干,我就要迫使你

  干”。时间不长,他就把这支使用新式武器的部队治理得井井有条。上级每次组织

  军事演习,朱可夫团的成绩都名列前茅。这不仅进一步引起高级军事领导人的注意,

  而且在全军中也逐渐有了名气。此后,他虽然担任了更高的职务,但仍然十分关心

  坦克部队。

  1933年,他曾和当时的红军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一道,提出了坦克部队

  可以在现代战场上单独使用的新概念。这种见解曾在苏军少壮派中占了上风,但后

  来因斯大林未被说服,坦克部队一度解散。

  1937—1938年。斯大林对军队中的所谓政敌及其支持者进行了无情的

  打击,许多师长、军长、集团军司令乃至元帅,都遭到了清洗。朱可夫不仅没有受

  到任何伤害,反而得到了提拔。据同时代人回忆,这一方面是由于斯大林对骑兵部

  队领导人的信任,另一方面是由于斯大林对朱可夫本人极为赏识,特别是对他在坦

  克团担任领导工作时的印象极深。

  朱可夫担任白俄罗斯军区副司令职务时,随同一个苏联军事使团到中国观察日

  本人的战略战术,并担任了驻华军事顾问。随后,苏方派出1000多名军事顾问、

  飞行员,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1939年春,朱可夫接到通知,要他立即离华回

  国接受新的任务。不久,他被派往蒙古,任驻蒙苏军第一集团军群司令员,以加强

  苏联在远东对日本的防务。这时,苏、蒙军队和日本关东军正在进行哈勒哈河战役。

  朱可夫到任后,立即调整了作战部署,并亲临前线指挥,从而取得围歼日军重兵集

  团的胜利,他本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苏ICP备120191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