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精品故事 >> “沙漠之鼠”蒙哥马利

“沙漠之鼠”蒙哥马利

2016-11-01 08:17:32 来源:精品故事网 浏览:141

1887年11月17日,英国伦敦一个牧师的家里,一个婴儿呱呱坠地,这

  个婴儿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贝纳德·洛·蒙哥马利。他的祖父罗贝特爵士,曾是印

  度战争中的英雄,外祖父却是一位忠厚的长者。他的父母在性格上也是迥然不同。

  父亲是一位有圣者之风的主教,而母亲则是一位意志坚强,为人严肃的家庭主妇。

  这些不同类型的人,对幼年时期蒙哥马利的成长都有重要影响,其中,母亲对他心

  理素质的形成影响最大。

  少年时期,他是一个令人讨厌的顽皮孩子,为此经常挨打。14岁那一年,他

  才正式上学,学习成绩极差,这不是因为他智商太低,而是桀鹜不驯的性格使他变

  成了劣等生。但是,他的体育却格外出色。他善于游泳,板球和橄榄球也都很出众。

  也许是因为他的性格与职业军人的素质有某种吻合之处,蒙哥马利向往军旅生涯,

  20岁时考入了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

  1908年12月,他毕业后,被分配到驻印度的皇家华维克夏团服役,任少

  尉排长。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参加了1914年10月的伊普尔会战,战斗中负了

  伤,并获得了服务优异奖章。这是他荣誉的起点。伤愈之后,他任师司令部的上尉

  参谋。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青年时代的蒙哥马利有重大影响。战争进一步激起了他对戎

  马事业的热爱,更坚定了献身于此的信念。因此,这段时间的实践对他以后漫长的

  军事生涯是举足轻重的。1920年1月,他进入参谋大学深造,同年12月毕业

  后,被分配到步兵第17旅任少校参谋,并参加了爱尔兰战争。1926年1月,

  被调回参谋大学任教官。1930年,陆军部选派他做步兵教材的重编工作。19

  38年10月,奉调到巴勒斯坦任少将师长。1939年8月,又接任远征军第3

  师师长职务。1927年7月27日,蒙哥马利与卡弗太太举行了婚礼,此时他已

  40岁。新娘是一位已有两个男孩近40岁的寡妇。但俩人婚后相敬如宾,10年

  后卡弗太太去世,给他留下了9岁的儿子戴维。此后,蒙哥马利一直过着独身生活。

  蒙哥马利不吸烟,不喝酒,也没有其它业余爱好,他把敏锐的智力全部用在军

  事专业上。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20年间,蒙哥马利潜

  心研究战争理论与实践。他有近似狂妄般的勇敢和自信,但对部属却仁慈而富有人

  情味,他性格孤独,不善交际,但却能以自己的卓越表现赢得部下的拥戴,他治军

  严格,善于用人,信奉“一种能凝聚士兵于共同目的之下的能力与意志,一种能激

  发鼓舞信心的性格”,不拘泥于细节琐事,以便有充沛的精力决策重大问题,他是

  一位众口皆碑的好教官,也是一位杰出的师长和守备区司令。尽管他才能出众,但

  人事关系却非常一般。这一方面是由于蒙哥马利的自命不凡,得罪了周围的同行们,

  另一方面英国军界的保守思想暗流容不得他的激越雄心和创新意识。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率领第3师随布鲁克军横渡海峡,出征西欧,参加

  了在法国和比利时的战斗。在希特勒的“闪击战”面前,多数指挥官惊慌失措,控

  制不了部队,蒙哥马利却能在混乱中保持冷静,并采取适当的行动,所以尽管他人

  际关系恶劣,但凭着其超群的军事造诣,却巩固了国内的基础,布鲁克,邱吉尔等

  英国军界、政界的名人,都成为了蒙哥马利的坚定支持者。出征西欧失败后,英军

  于1940年6月撤回国内,不久蒙哥马利即升任第5军和第12军军长,接着又

  在英国感到威胁最大的东南部任守备区司令。在完成这些使命的过程中,蒙哥马利

  都表现出一个军事家的才干。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苏ICP备12019175号-1